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长谷。见该条。
①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。②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位于太阳穴直上3寸,当发际处。主治颜面疔疮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③即发际穴,见该条。
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岩白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雷击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因潮热而引起的抽搐,由脾虚心热所致者。临床特点为每逢亥、子、丑时不甚抽搐,而卧不稳,身体温壮,目睛紧斜视,喉中有痰,大便呈银褐色,乳食不消,多睡,不纳津液。当补脾治心。补脾
即便血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篇》:“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。”详便血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用水浸泡药物。如枳壳、芍药等放在水里浸泡,使之柔软,便于切片。当归、桔梗等浸湿后放置容器中,经过一段时间才切片,叫做伏。桃仁、杏仁等放在沸汤内浸泡易于去皮尖,叫做。
即药物发泡灸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