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疮疡温通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革脉

    脉象之一。《脉诀指掌病式图说》:“革者,沉伏实大,如按鼓皮。”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,中空外坚,如按鼓皮者为牢脉。主亡血失精。

  • 伤寒论三注

    书名。16卷。清·周扬俊撰于1677年。周氏于《伤寒论》注家中,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,遂以方氏《伤寒论条辨》、喻氏《尚论篇》两个注本为基础,加上他个人的见解,逐条予以注释,因名“三注”。在原文编次方面,

  • 伤寒论释义

    书名。①《中医临床参考丛书》之一。成都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以提要、释义为主,结合词解,选注诠释《伤寒论》。论述简明,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练。卷首概论部分能融会经义,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。本书

  • 子痢

    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:“妊娠下痢名曰子痢。”

  • 唇腆(tiǎn 忝)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指唇肿粗厚。

  • ①证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又称呵欠、欠伸、呼欠。自觉困乏而伸腰呼气,常发生在过度疲劳时。如经常呵欠,称数欠,为肾精亏虚、肾气不充、精不养神的表现。《灵枢·九针》:“肾主欠。”治宜益精补肾。②不足、短少

  • 蜈蚣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:“其形如蜈蚣,亦有头足,发寒热,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,宜雄黄定子涂之。”

  • 京骨

    ①骨骼部位名。代号BL64。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……出外踝之后,循京骨。”②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原穴。位于足跗外侧,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

  • 季指

    手小指别名。即手第五指。

  • 湿热内蕴

   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。湿为重浊粘滞之邪,阻碍气机,与热邪相合,则湿热交困。热因湿阻而难解,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。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、午后热高、身重疲乏、神志昏沉、胸脘痞满、不思饮食、大便粘腻不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