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编有灸法专书《西方子明堂灸经》,八卷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痒若虫行证,非若常时小痒之轻,乃如虫行而痒不可忍也。为病不一,需验目上有无形证,决其病之进退。至如有障无障,皆有痒极之患。”详目痒条。
解剖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眼帘、虹彩。即今之虹膜,位于黑睛后内。其色因人种而异,我国多为黑褐色。黄仁中央有约2.5~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,名瞳神。黄二居风轮之里层,内应于肝,肝胆相表里,故病变常与肝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樗叶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指发于头巅顶部的痈,由热毒上壅,凝聚而发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东阳(今浙江东阳)人。精小儿方脉,为人治病,不分贫富。撰有《婴孩妙诀》2卷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中卷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指用注射药物,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。见水针疗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