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囊药性赋
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雷公药性赋》、《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》。4卷。原题李杲编辑。本书卷首有“元山道人”的原叙一篇,自称为本书的作者,但无年月。内容有总赋,包括寒、热、温、平四赋,其次为用药发明,总论用药之法;再次为主治指掌,记90种常用药主治;再次为用药须知;最后(卷3、卷4部分)分别将玉石、草、木、人、禽兽、虫鱼、果品、米谷、蔬菜等9部中的主要药物编成歌赋,是一部流传较广、适用于初学药性的名著。现存多种近代刊本。
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雷公药性赋》、《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》。4卷。原题李杲编辑。本书卷首有“元山道人”的原叙一篇,自称为本书的作者,但无年月。内容有总赋,包括寒、热、温、平四赋,其次为用药发明,总论用药之法;再次为主治指掌,记90种常用药主治;再次为用药须知;最后(卷3、卷4部分)分别将玉石、草、木、人、禽兽、虫鱼、果品、米谷、蔬菜等9部中的主要药物编成歌赋,是一部流传较广、适用于初学药性的名著。现存多种近代刊本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。指鼻出血经久不愈。《诸病源候论·鼻病诸候》:“鼻衄,由热乘血气也。肝藏血,肺主气,开窍于鼻。劳损藏府,血气生热,血得热则流散妄行,随气发于鼻者名为鼻衄。藏虚不复,劳热停积,故衄经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下叶至十七世纪中【介绍】:明末至清代医家。字敬通。安徽歙县人。为名医程玠(松崖)之侄孙,初为庠生,学儒兼精医术,治疗多验。曾到江苏求教于名医李中梓。程氏推崇唐代《外台秘要》一书,因念
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扶,见该条。②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赫,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1187~?【介绍】:南宋官吏。原籍寿春(今安徽寿县),祖父时迁居鄞县(今属浙江)碧溪,官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。由于素弱多病,百药备尝。1227年以“与其病后能求药,不若病前能自防”之意,摭
病症名。指肺有水饮而呻吟喘咳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水咻咳者,水停肺而咻喘咳嗽也。”用芫花末和米粉糊成颗粒煮食。详水咳、咳嗽条。
见脉诀启悟注释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六方。橘叶二十片,栝蒌半个或一个,川芎、黄芩、栀子、连翘、煅石膏、柴胡、陈皮、青皮各一钱,生甘草五分。水煎,食远服,渣再煎服。治外吹乳,寒热已退而肿未消者。
【生卒】:约1727~1787【介绍】:清代喉科名医。字纪元,号梅涧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世医出身,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,代不乏人。其父郑于丰(字绥年,号认斋)在外经商时,遇福建人黄明生,精于喉科,经几
①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方。黄芪、白蒺藜、川楝子、炒茴香、炮川乌、赤小豆、炒地龙、防风各一两,乌药二两。为细末,酒煮面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温酒或盐汤送下,妇人醋汤送下。治肾脏风虚,头面虚浮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铃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