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青黛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诸注候》:“酒注,体气动,热气从胸中上下,无处不痛,一年之后,四支重,喜卧,喜哕,噫酸,体面浮肿,往来不时。”参见九注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棱术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臑痈之轻症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根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赤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病名。指头晕目眩,突然跌仆之症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多因痰涎壅塞所致。症见头眩目花,突然跌倒,心神迷闷,牙关紧急,目睛上视等。治宜豁痰逐络为主。可用碧霞丹、辰砂天麻圆等方。参见急中风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著名医学家。字洁古。易州(今河北易县)人。自幼攻读四书五经,后来抛弃科举,专心学医,精通医术,据记载因治愈名医刘完素伤寒病而闻名。对当时医学界过分泥守古方的风气提出了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