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独脚蒿

独脚蒿
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魁蛤壳

    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瓦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耳发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多因三焦风热相搏而成。本病发于耳后,初起如胡椒颗粒,逐渐肿大,甚则溃烂如蜂房,灼热疼痛,色红,或肿连耳廓。若破溃后脓液内通耳窍,则病难速愈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耳发

  • 屈骨端

    即曲骨穴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失精,五脏虚竭,灸屈骨端五十壮,阴上横骨中央宛曲如却月中央是也。”

  • 月假

    出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
  • 听心斋客问

    气功学著作。明·庐山山人万尚父著。本书采取问答方式对内丹术中诸多问题,如心如野马如何降伏,修行人见魔如何降伏,炉鼎,元炁,鼓橐籥,意为媒,心息相依,任督两脉等,都作了很好的解说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
  • 水喘

    病证名。指水饮犯肺所致的气喘。《医说》卷四:“水喘,有人先因咳嗽发喘,胸膈疰闷,难于倒头,气上凑者,宜早利水道。化痰下气。”《医学入门·喘》:“水喘,怔忡或肿胀。水喘,水气辘辘有声,怔忡者,小青龙汤、

  • 鼻流清涕

    证名。古称鼻鼽。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。多由肺卫不固,风寒侵袭鼻窍所致。《中藏经·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》:“肺气通于鼻,和则能知香臭矣,有寒则善咳,……实则鼻流清涕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

  • 肾恶燥

    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肾为水脏,主藏精、主津液;燥则阴津受伤,肾精耗损,甚则骨髓枯竭,故有肾恶燥之说。

  • 蟾香散

    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
  • 寒证

    八纲之一。指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寒性证候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阴胜则寒。”《医学心悟》:“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,喜饮热汤,手足厥冷,溺清长,便溏,脉迟,此寒也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寒者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