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八方。荜拨、白术、桂心、陈皮、肉豆蔻各三分,煨诃子二两,丁香、胡椒、炮姜、木香各半两,炮附子、厚朴各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粥饮送下。治气劳,大肠时泄,不欲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肾气上逆所致的头痛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二:“治肾气不足,气逆上行,头痛不可忍,谓之肾厥。其脉举之则弦,按之石坚。”症见头顶痛不可忍,四肢厥冷,胸脘痞闷,多痰,脉弦等。治宜温肾纳气。选用玉真丸、来
【介绍】:见罗周彦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
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镫,故名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阳气来复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阳复化,民病热于中。”
【介绍】:见王璆条。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疣。详干日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