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破骨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
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明、清两代医官职称。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,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、医士之上;或在太医令、丞之下,以后屡有变更。官阶从九品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菱甫,又字甘伯,号石生,绩溪(今安徽绩溪)人。因中年多病而学医,撰有《黄帝内经素问校义》一书(1872年)。
推拿手法名。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,由远端推向近端。有理顺筋脉的作用。
又称缓下。用于不宜峻下的肠燥津枯的病证。如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,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,采用的药物多属甘平而润滑,如火麻仁、郁李仁、蜂蜜等。又如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便秘,则用滋阴增液的药物,如玄参、
出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。即生于股骨及胫骨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大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