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涕液不收

猜你喜欢

  • 银蛇

    见《广西药用动物》。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阳散

    见《外科枢要》卷四。即冲和膏,见该条。

  • 葈耳

    出《楚辞·王逸注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二利丸

    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

  • 调和肝胃

    和法之一。治疗肝气犯胃、肝胃不和的方法。症见胁肋胀痛、胃脘胀闷疼痛、饮食减少、嗳气吞酸、呕吐或吐出酸苦水。常用柴胡、白芍、枳壳、甘草、吴茱萸、黄连、半夏、香附、煅瓦楞子等药。因肝邪犯胃者,重点在于泄肝

  • 噫醋

    证名。指嗳气吞酸。《诸病源候论·呕哕诸病》:“噫醋者,由上焦有停痰,脾胃有宿冷,故不能消谷。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,所以好噫而吞酸,气息醋臭。”宜用半夏丸、丁香散、曲术丸等方。

  • 经病发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鼻骨

    解剖学同名骨。长方形,左右二块构合,支撑鼻背。

  • 伤寒翼

   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
  • 寒吐

    病证名。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寒吐食不化,不恶食。”小儿脾胃嫩弱,寒气易伤,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,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,吐出物为青涎夹奶,四肢不温。治宜温中化食。用香砂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