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锦斋
【介绍】:
见洪兆芳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洪兆芳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不灰木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治法之一。即从治,或称反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有从取而得者。”参从治、反治条。
《古今医鉴》卷七引京师方。天门冬(去心)半斤,杏仁(去皮)、百部、百合、贝母(去心)、白术各四两,款冬花五两,紫菀三两。上药捣碎,用长流水二十碗,煎至五碗;滤渣再煎,如是者三次,共得药汁十五碗,入饴糖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青蛇头。见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胡枝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痿的别称。因四肢痿弱,变易正常的作用,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支不举。”张志聪注:“痿易者,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。”详痿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脐带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舌中根红而尖燥黑。为脏腑皆热,而心经尤热。宜竹叶石膏汤合黄连解毒汤清心解毒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呃逆论》。指脏腑不调及情志失常、伤食等引起的呃逆症。因中气不足所致者,宜六君子汤。因胃气损伤,食滞中焦者,宜枳术汤、苍朴二陈汤。因膏粱积热,胃火上冲者,宜栀连平胃散。因胃寒饮冷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