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正邪

正邪

五邪之一。见五邪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鸣蝉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长频(huì 会)

    见禾髎条。

  • 癞格宝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天名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发热恶寒

    即发热怕冷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系感冒、伤寒、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。一般先见恶寒,继而发热,发热后恶寒即减轻。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禾发

  • 潼沙苑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沙苑子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利后虚羸

    病证名。下利而致体虚消瘦的证候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肠胃虚弱,受风冷则下利,利断之后,脾胃尚虚,谷气犹少,不能营气血,故虚羸也。”多见于婴儿素体脾胃虚弱,营养不良,气血亏虚者。症见下痢黄白粘胨,

  • 夜啼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,日间安静,夜间时有啼哭不安,持续不停,至天明又转安静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小儿初生夜啼,其因有二:一曰脾寒,一曰心热……”。如见夜啼

  • 梦魇

    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三柰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山柰,详该条。

  • 寒草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