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新编中医学概要

新编中医学概要

书名。广州部队后勤卫生部等单位组织编写。共分三篇。上篇基本理论,论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、病因、四诊辨证等;中篇治法方药,介绍治疗原则,方药基本知识,常用治法和方药;下篇疾病防治,其重点内容为疾病的辨证与治疗,采用现代医学病名,列述传染病、内儿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五官科、皮肤科、肿瘤等80多种疾病。力求反映近年来中西医结合、中草药、新医疗法等方面的成就。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书纂要

   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
  • 齿漏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,风邪客于经脉,流滞齿根,使断肿脓汁出,愈而更发,谓之齿漏。”即牙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清补并用

    清热、补阴药合用的治法。具有补阴退热的作用。如燥伤肺胃,症见咽干口渴,或热,或干咳少痰者,用沙参麦冬汤。如肺肾阴亏,虚火上炎,症见咽喉燥痛、咳嗽气喘、痰中带血、手足烦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者,用百合固金

  • 肾虚头痛

    证名。指肾中元阴或元阳虚衰所致的头痛。《证治准绳·头痛》:“下虚者,肾虚也,故肾虚则头痛。”肾阴虚为主者,症见头脑空痛,头晕耳鸣,腰膝无力,舌红脉细。治宜滋补肾阴为主,可用六味丸、大补元煎加减。肾阳虚

  • 郎叔廉

    【介绍】:见郎简条。

  • 面黄

    色诊之一。黄为湿着之色,属脾。临床上主湿,主血虚。黄而光亮,脾胃湿热;黄而暗淡,寒湿困脾;萎黄淡白,脾虚血少;萎黄而带白斑,有虫积;黄色而光泽明润者,有胃气;枯槁晦滞者,多属危重证候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

  • 附阳

    【介绍】:见跗阳条。

  • 土甘草豆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血不足

    即肝血虚。详该条。

  • 障陷

    病证名。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