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十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婴儿生后不哭。出《大生要旨》。详闷气生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物出产辨》。为山药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胫的两侧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巴豆树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吐泻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伤风吐泻,身温,乍凉乍热,呵欠烦闷,多睡,口中气粗。”治宜驱散风寒,调和脾胃。用藿香正气散加减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分:①伤风吐泻身热。症见身热多睡,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。主治泄痢脓血,肠炎,消化不良,习慢性便秘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