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收敛的药物,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涩可以去脱,牡蛎、龙骨之属是也。”又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,为卫气不固,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。又如肾虚而遗精,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①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结喉痈发项前中,肝肺积热塞喉凶,脓成若不急速刺,溃穿咽喉何以生。”指痈生于颈前正中,结喉之上,颏以下者。症见红肿灼痛,前颈肿胀,甚则肿塞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痘疹专门秘授》。2卷。清·董维嶽撰,董上贲校补。刊于1762年。本书选辑《痘疹金镜录》及《保赤全书》二书之精要,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写成,内容较为简要。
古针具名。即镵针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镵针……今之名箭头针是也。”
见《药材学》。即柿霜,详该条。
见万氏家传保命歌括条。
即膀胱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开鬼门,洁净府。”详膀胱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地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