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外假寒而内真热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身大寒,反不欲近衣者,寒在皮肤,热在骨髓也。”参真热假寒条。②表寒未解,里热已盛。参表寒里热条。
颈项部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疽者,上之皮夭以坚,上如牛领之皮。”
即趾骨关节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喻昌条。
即反治。详该条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假寒者,清其内热,内清则浮阴退舍矣。假热者,温其真阳,中温则虚火归元矣。是当从治者也。”
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其法先进针至深部(1寸左右),行紧提慢按六次,觉微凉,再退针至浅部(0.5寸左右),行紧按慢提九次,此为一度,必要时可反复施术。适用于先热后寒,实中夹虚之症。本法以泻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撞刺生翳外障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病在下焦及服补养药、补肾药、驱虫药均可在饭前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药而后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