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皮毛之孔窍,即毛孔。见《脾胃论》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阴经之阴络。名关蛰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糯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因咳嗽引致胁痛发作,或因胁痛而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胁痛应嗽,肝藏血,咳嗽气涩不利,咳应两胁,小柴胡加青皮、苏子。”参见肝经咳嗽、咳嗽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》。为熟地黄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薄荷五分,生石膏八钱,荷叶一角,陈仓米、益元散(包煎)各三钱,知母四钱,鲜竹叶三十片,桑枝二尺。先加芦筍二两,灯心五分,同石膏先煎,后入他药,同煎服。治不恶寒但发热,自汗不解,心
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。《千金翼方·妇人》:“有伏虫胪胀肿。”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疣。详干日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