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即刺三甲,详该条。
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心痛。详该条。
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。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。
指纹色青,主惊、主痛、主抽搐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木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刺法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扬刺者,正内一,傍内四,而浮之,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。”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大的针刺方法。其法正中刺一针,四傍各刺一针,均用浅刺法。这种刺法扬散浮浅,故名扬刺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绝痧方,见该条。
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方。燕窝、海参、淡火肉、鳗鱼。水煮,或入鲜紫河车一具,同煮极烂,取汁饮用。治虚劳日久,脾胃薄弱者。若遗精,加鱼鳔;泄泻,加莲子肉、山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