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屠道和

屠道和
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中叶

【介绍】:

清代医家。字燮臣。湖北孝感县人。纂辑有《医学六种》(1186年刻行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火耳聋

    耳聋的一种。《医学入门·耳》:“耳聋有痰火。”多因膏粱胃热上升,两耳蝉鸣,热郁甚则气闭而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耳病源流》:“以聋之为病,多由痰火郁络,非磁石镇坠,乌桂椒辛,菖蒲辛散以通利老痰,则郁火何由

  • 古书医言

    书名。4卷。日本·吉益为则撰于1773年。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,并加以评述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八片锦

    即八段锦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毛茛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乌菜

    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推拿秘诀

    见秘传推拿妙诀条。

  • 脾虚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指小儿脾胃虚弱的慢性腹泻。因小儿脾胃嫩弱,乳食所伤,脾阳不足,不能温化水谷,水谷滞留,而成泄泻。症见食后作泻,腹胀便溏,水谷不化,面黄形瘦,神疲倦怠。治宜健脾

  • 虚火牙衄

    病证名。指齿衄之因于虚火者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上:“病后中虚,使脾不统血,无根之火,逼血上涌牙缝而出,脉虚弦,用六味汤加肉桂三分,引火下降。误与苦寒制火,反大涌出,不治。若胃经实火,口臭脉数有力,宜投***

  • 阳厥

    ①厥证之一。指热厥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阳厥者,热厥也。”《药症忌宜》:“阳厥即热厥,其证四肢厥逆,身热面赤,唇燥大渴,口干舌苦,目闭或不闭,小便赤涩短少,大便燥结,不省人事。”《丹溪心法·厥》:

  • 虚火咳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元气亏损,三焦火炎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虚火咳嗽,虚火者,非火不足也。因人元气亏损,三焦之火乘虚上炎,肺为火灼,则气逆而嗽,痰涎清薄,嗽时面红气喘,咽干,喉癣喉痒,口臭,烦渴,饮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