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针疗法
即皮肤针疗法。因刺激轻微,适用于小儿,故名。见该条。
即皮肤针疗法。因刺激轻微,适用于小儿,故名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小儿感冒风湿之气,失于解表,流注两足疼痛,至两膝浮肿,不能屈伸,传成瘫痪。宜防己汤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延胡索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属鱼子石榴证。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天胡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虬条。
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①湿盛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”②柔润、滑润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其肉淖而粗理者,身寒。”
眼科病证。本症“初起甚微,次后渐大,赤脉从白睛贯下,再后黑睛上边从白睛起薄障,障上仍有红丝牵绊”(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)。与赤膜下垂同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