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射覆

射覆

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三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针锋深入无碍,即近黄精(晶状体),慢慢针目,针柄会须进不招愆,退而得所。”指将金针推进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手术操作步骤。参见拨内障手法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串毒

    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:“此症上下生之,其形虽一,而中间皮好,但内肉溃烂,初起红色,亦不大痛,日渐溃烂。此症之来,六气七情所感,严寒酷暑所遇,积毒于脏腑,或年老男妇性度怡默而亦患此者,恐平居坐卧湿

  • 鬾病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称鬾即继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膀胱病

    六腑病候之一。膀胱主贮存津液,化气行水,与肾相为表里。其病有虚寒与实热之分。多因湿热蕴结或肾阳不足,气虚客寒,气化失司所致。临床表现以小便失常为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膀胱病,小便闭。”《诸病源候

  • 宣可去壅

    用宣散之药,去除壅郁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宣可以去壅,姜、橘之属是也。”又如胸中胀闷、呕吐、恶心等症,可用二陈汤利气散郁。

  • 缠喉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二。系指咽喉红肿疼痛,或肿疼连及胸前,项强而喉颈如蛇缠绕之状者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夫缠喉风属痰热,咽喉里外皆肿者是也。”又谓“此症因胃肾有热,内枯

  • 瘰疬漏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。初起如梅李枣核,随处可生,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,久则化脓成漏。宜内服斑猫散。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
  • 赤白漏下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一百五十一。指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廖文彬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将乐(今福建将乐)人。废寝忘食,日夜攻读医书,为人治病,每多奇效。由于乐于助人,人们称为仁医。先后被荐为太医、医官,均辞退不就。

  • 囊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
  • 詹文升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旭初。安徽璜川人。初业儒后究心医术,活人甚众,为人治疾,常不取酬。且性极宽和,有人侮之,则笑颔以对,毫不介之,人称之为痴先生。撰有《医学十四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