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读如“碗”(wǎn)。①宛转、屈曲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倾侧宛伏。”②音义同腕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刺宛骨下。”②音玉(yù)。通郁、苑。郁结或苑积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去宛陈莝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颊

    见长频条。

  • 长频(huì 会)

    见禾髎条。

  • 泻黄饮子

    《济生方》卷五方。白芷、升麻、枳壳(麸炒)、黄芩、防风、半夏(汤洗)、石斛各一两,生甘草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服。治风热蕴于脾经而致的唇燥坼裂,口舌生疮。

  • 子同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详见子阳条。

  • 白冷风

    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翅茎香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暑疫散

    即雷击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火腰带毒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廿。即腰带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香苏

    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水苏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剂型

    药物的制剂。中药的剂型有汤、酒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锭、片、露、霜、胶、茶、曲等。

  • 瘦冷疳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冷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