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即地菍根,详该条。
指病气传变至相逆之脏而死。按五行生克规律,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,严重时,常死于其所不胜(克我)之脏,称逆死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病之且死,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,病乃死。此言气之逆行也,故死。……肾受气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作肠山。即承山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》。为牡丹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深师方条。
出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八角枫之须根,详八角枫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女科经纶》卷三。指妊娠后忽下黄汁如胶,或如豆汁,名为胎漏黄水。多因肝脾湿热,或风热,或因郁怒,脾胃气虚下陷所致。胎动不安者,宜黄芪、糯米,水煎服;肝脾湿热者,宜升阳除湿汤;肝脾风热者,宜加
后囟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婴幼儿元气充实者则脑后顶门坚实而矫健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多情志抑郁或水土因素所致。症为颈部生肿物,边缘不清,皮色如常,按之柔软,随喜怒增大或缩小。治宜理气解郁,化痰软坚,健脾除湿。用四海舒郁丸,或海藻玉壶汤化裁。亦可选用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