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方。白术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黄芪、茯苓、熟地黄一两,柴胡、人参各一两半。水煎服,日三次。治产后日久虚劳,针灸不效者。
眼科病证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视日与灯烛皆生红晕也,……皆是实火阳邪发越于上之害,诸络必有滞涩,轻者晕小而淡,重者晕大而浓。”多见于绿风内障或眵泪粘稠之外障眼病。参见目晕条。
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下。即生肌法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多由胃火炽盛或阴虚胃热,火热循经上炎所致。若症见牙痛、口臭、其牙喜冷恶热。治宜清泻胃火,凉血止痛。方用清胃散。若牙痛、口燥咽干,五心烦热。治以清胃滋阴止痛,方用玉女煎。
【介绍】:见吴邦宁条。
书名。16卷。刘世祯述义,刘瑞瀜疏证。刊于1924年。据刘世祯氏自称,因母丧,于江西某山谷中遇“张老”,张老授以古本《伤寒杂病论》,与世传本不同,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,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,补充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青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胸部,在第一肋间隙中,距胸正中线4寸处。布有胸前神经分支,并有胸肩峰动、静脉及胸侧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胁胀痛,咳吐脓血等。斜刺
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