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科医案选粹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出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。为木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二母宁嗽汤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虎骨胶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络却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①指病在上腭。多由心脾有热,或风热过甚,致上腭肿起。形如梅子,外无寒热,内时作烦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重腭生于口上腭,时觉心烦梅子形。”治宜疏风清热,消肿解毒。可选用
出《名医别录》为礜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别直参,详人参条。
见伤寒六书条。
生命垂危时出现的十种异常脉象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:釜沸脉、鱼翔脉、弹石脉、解索脉、屋漏脉、虾游脉、雀啄脉、偃刀脉、转豆脉、麻促脉等十种。详各条。这些脉象,多为脏气将绝、胃气枯竭之候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汇补·眩晕章》:“肝火眩晕,黑瘦人肾水亏少,肝枯木动,复挟相火,上踞高巅而眩晕。”症见头晕头痛,面红升火,口苦目赤,舌质红,脉弦数。偏火旺者,宜清肝泻火为主,用龙胆泻肝汤;偏阴虚者,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