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时之气

四时之气

①四季的气候阴阳盛衰。②古人以一日里分为四时,即朝(平旦)、日中日入(暮)、夜半,候人体的阴阳盛衰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是气之常也,人亦应之,以一日分为四时,朝则为春,日中为夏,日入为秋,夜半为冬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虎爪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蓄血发黄

    病证名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发黄》:“蓄血发黄者,其人身黄,脉沉结,小腹满硬,小便自利,大便黑色,其人如狂,此为蓄血在下焦,用桃仁承气汤下之,盖血下则黄退也。”参见黄疸、伤寒蓄血证条。

  • 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坚硬的药材,用特制的工具“镑刀”将药刨成薄片。如镑羚羊角、镑***等。

  • 外感温热篇

    见温热论条。

  • 王显

    【生卒】:?~515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家。字世荣。阳平乐平(今山西昔阳)人,原籍东海郯人。父安道,以医为业。显以医术自通,明敏有决断才。以愈文昭太后、世宗之疾有功,曾任廷尉少卿,营进御药,后封

  • 磨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①即摇法。②即摩法。各见该条。

  • 中节疔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蛇腹疔。证治见指疗条。

  • 七松岩集

    内科杂病专著。清·郑树珪原作,王满臣等编校。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了67种内科杂病的证治,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。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兜腮痈

    病名。又名兜腮喉痛。多由痰火邪毒炽盛上炎致疮痈兜腮而发。症见腮下肿甚,疼痛连及咽喉,牙关开合不利,饮食吞咽受累。《增删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生于两腮肌肉不着骨之处。高肿红色焮痛,连及咽喉,初起寒热往来。”

  • 浸淫

    扩展、流溢或蔓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身热骨痛,而为浸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