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的支别之一。①与目相溜(流)通的经脉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面,中溜脉,不幸为盲。”②浮见于皮下之脉。丹波元简《素问识》卷六:“志(张志聪)云:溜脉者,脉之支别,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。”③交通阴阳之脉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二五:“石与泥(瘿)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。”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。参见瘿及有关条。
证名。此乃胃家之邪热发泄所致。痧透则呕自止。若痧隐而不透,呕甚吐者,治宜以透邪、解毒、清热、止呕之剂。参见疫喉条。
又称门齿、前板牙。居于牙列中间的切齿,上下各有四个。主要具有切断食物及发音的辅助作用。是望诊牙齿的润泽或枯槁的主要部位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铁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小肠气之别称。出《灵枢·四时气》。多因体虚,寒邪侵袭下焦而致。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,牵引睾丸,甚则痛冲心胸。治宜温里散寒行气。服天台乌药散。
古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五:水毒病,……一名水中病。”详水毒条。
见鼻交頞中条。
丛书名。清·邵登瀛撰。内容为《四时病机》、《温毒病论》、《女科歌诀》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青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