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九里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牙痛之因于风者。参见牙痛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二方。黄芪、麦门冬、熟地黄、桔梗各五钱,甘草二钱半,白芍药、五味子各二钱,人参三钱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,日三次。治因嗽咯血成劳,眼睛疼痛,四肢困倦,脚膝无力。
病名。出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胎中受惊引起的一种痫证。元·曾世荣《活幼心书》:“胎痫者,因未产前,腹中被惊……或母为七情所伤,致伤胎气,儿生百日内是也。其症频频作搐,身热面青手足抽掣,牙关紧闭,腰直身僵,睛斜目闭,多啼不乳
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宋·骆龙吉撰。撰年不详。作者鉴于《内经》一书所记疾病,虽有病因、证候,但缺方剂、治法,遂摘取其中62种病症加以注解,并为之拟定处方。其后明代刘浴德、朱练又续补88种病症,体例一仿前书,合编
见《医垒元戎》。即杏子汤第一方。见杏子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