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详胞痹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素问·病能论》。又名胃脘内痈、胃痈。指痈生于胃脘者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六:“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,复被外感寒气所隔,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。”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,疼痛连心,身发寒热,脉迟紧者
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即阳和解凝膏,见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指肝气郁结,引起脾胃虚弱,其中主要为消化功能减弱的病变。症见胁痛、厌食、腹胀、大便溏泄、四肢怠倦等。参见肝气郁结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·标幽赋》:“天地人三才也,涌泉同璇玑百会。”百会在顶应天,主气;涌泉在足应地,主精;璇玑在胸应人,主神。故称三才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