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咳嗽在白天轻而入夜加剧。多因久咳后阴虚血少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日轻夜重咳,血少也。宜二陈汤多加当归。”或用六味丸加二冬以滋化源等。参见夜嗽、咳嗽条。
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麻疹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鸡肝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豳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牙槽风初起先齿痛不已,后牙根肉浮肿,紫黑色,或出血,久则腐烂而臭。”多由阳明痰毒邪火上薰所致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五味消毒饮、清胃散等加减。参见骨槽风条。
证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疮口有恶肉突起,名曰毒根。治宜平安饼外贴,再以阳和解凝膏盖之,一日一换。或用铜绿,煅研极细末,掺之,外用膏盖之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傍针刺。见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木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