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小儿丹毒之一。丹初发由髂部上延至肋下或髆转至胁者。治宜赤小豆一合,硝石半两,寒水石一分,研为细散,以冷水调下半钱,每日三次服,以小儿大小可酌情增减。外治以灶中黄土一合,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【介绍】:见葛林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三。多因肝经湿热而致。症见阴囊红肿坚硬而痛,或阴囊湿痒,全身寒热,尿道口有色白如脓的分泌物。治宜清热利湿化浊,用龙胆泻肝汤化裁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辨证录》卷十三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醉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江西波阳县人。博览群书,精于脉理,善于记忆选方,治病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