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食后发搐

伤食后发搐

病证名。因伤食后引起的抽搐。小儿乳食停滞,蓄积胃肠,湿郁则生热,热极生风,发为抽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伤食后得之,身体温,多唾多睡,或吐不思食发搐。”病机脾虚肝旺。明·陈治幼幼近编》:“若因饮食停滞,痰涎壅满,而见此证(发搐)者,乃脾土弱不能生金,金虚不能平木,故邪旺动也,宜健脾消食,其证自愈,不可用凉惊等药。”治疗先消食,用保和丸;后止搐,用琥珀抱龙丸。参见急惊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弄痛

    指妊娠临月,腹痛不甚,或时痛时止,或腹痛而腰不痛等,均非正产之候。①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三:“大凡生产自有时候,痛不甚者,名曰弄痛。”②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:“妊娠临月腹痛,或作或止,名曰弄痛,非

  • 钱孔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钱孔穴,度乳至脐中,屈肋头是,灸百壮,治黄疸。”即当乳头至脐中连线与肋弓下缘交点处。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定位于胸膛窝下三寸,从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.5寸处。

  • 真意

    气功术语。指在练功过程,心中无物,杂念不起,能够高度集中在练功的意念。《丹道九篇》:“真意即虚无之正觉。”

  • 硝石矾石散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硝矾散。硝石、矾石(烧)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方寸匕,大麦粥汁和服,日三次。治女劳疸,膀胱急,少腹满,身尽黄,额上黑,足下热,腹胀如水状,大便黑,时溏;近代也用于胆石症。

  • 叶抱枝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元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雄丁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疔皰黑似灸疮,大如钱孔,形高,四畔泡浆色赤黄。治见疔疮条。

  • 黑苔灰纹舌

    即灰底黑纹舌。详该条。

  • 近时十便良方

    方书著作。又名《新编近时十便良方》、《备全古今十便良方》,简称《十便良方》。40卷。宋·郭坦撰。刊于1195年。书名“十便”,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。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,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,

  • 肺燥

    证候名。燥气伤肺所致。邪在卫分,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温燥主症: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少汗,咳嗽少痰,咽干鼻燥,口渴,舌红苔白,右脉数大。治宜轻宣润燥。凉燥主症:发热、恶寒、头痛无汗,鼻塞,咽干唇燥,咳嗽

  • 玉户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铜人腧穴图经》作五户。即天突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