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萧吉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:“喉之两旁生疽如何?曰:此名夹疽,属手少阴心经,足太阴脾经,足厥阴肝火热毒上攻而然。”症见咽喉两旁肿起,饮食难咽,疼痛甚剧,或口臭便秘,身发寒热等。治宜解毒泻火,消肿利咽
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。见鼻条。
见《疫喉浅论》。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,见竹茹石膏汤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马蹄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齐秉慧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方。乳香、没药、白胶香、密陀僧、红豆、白芷、大豆、川芎、赤芍药、自然铜(火煅醋淬如银为度)、瓜子仁、当归、水蛭各四两。为细末,以黄蜡为丸,弹子大,每服一丸,黄米酒煎开,病在上食后服,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足分开呈内八字形,屈膝下蹲,两手后伸,挺肘翘掌,四指并拢,拇指外分,挺胸收腹,两目平视,呼吸随意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茺蔚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