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上海县人。年轻时开始为疡医,尤其善于治疗痈疽,认为痈疽中间溃烂,四周积有腐溃物时,非吸之不能尽。故治此种病时,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,去吮痈疽。对贫穷病者,则亲自吮吸。
【介绍】:见章迪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五脏偏热而引起热证的合称。分心热、肝热、脾热、肺热、肾热。详见各条。
①病证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:“眯目者,是飞飏诸物,尘埃之类,入于眼中,粘睛不出。”类今之角膜、结膜表浅异物。宜及时取出。参见物偶入睛条。②上下眼睑微合之状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鼠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也称汤头。即内服煎剂为主的药方。见汤头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