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玄女经》。亦名臭鼠。即阴蒂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五脏六腑之血气,皆上荣于目也。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,风客于睑肤之间,所以其皮缓纵,垂覆于目,则不能开,世呼为睢目。”睢,指仰目而视。上胞下垂甚者,常藉助仰首使瞳神显
【生卒】:七世纪【介绍】:唐初医家。字真道。京兆(今陕西境内)人。学医于北山黄公,精通医药,善于望气色诊断疾病,并掌握外科手术。文学家王勃拜曹元为师,尽得其要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为釜脐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琦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为瘰疬单个生于颈项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指肩部灼热或有热感。见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。肩背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的循行部位,如该经络发生病变,可伴有肩上热的症状。
络脉中的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,络血之中,血泣不得注入大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