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东垣试效方

东垣试效方

书名。又名《东垣先生试效方》、《东垣效验方》。9卷。金·李杲撰于1266年。计24门,分述药象及各种病证,包括饮食劳倦心下痞中满腹胀反胃,及妇人、小儿、眼鼻耳齿等病证。后为“杂方”。每门先设总论,以证候为主,详论病源、治法,后列诸方。书中收医论29篇,医方240余首,医案医话20余则。医论述理明晰,具有十余篇为李氏诸书所未见而仅载此书者。选方大多切于实用,所录普济消毒饮益气聪明汤等对后世影响较大。李氏医案流传不多,此书所载诸案弥足珍贵。全书集医方、医论、医案、医话为一体,而重在脾胃病证用方,反映了脾胃学派的理论和制方特色。传本甚少,现仅存明倪维德刻本,建国后有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发哽

    病名。因食物中混有毛发,误食而哽于咽喉,吐之不出,咽之不入。宜急取出之。参见哽喉条。

  • 白翳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翳之色白者称白翳。详翳条。

  • 脊内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中膂俞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夹挤分骨法

   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。用手指相对夹挤两骨间隙,使靠拢之骨折段的间隙分开,按单骨折对位即可。适用于双骨(如尺桡骨、胫腓骨、掌骨、跖骨)干部骨折发生相互靠拢移位者。

  • 五爪龙草

    见《医学正传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来吊阴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月经来时,自觉有两条筋从阴部中吊起至两乳,疼痛难忍,身上发热。方用川楝汤(川楝子、大茴香、小茴香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乌药、槟榔、乳香、延胡索、木香、麻黄、生姜)。临床少见。

  • 蹻脉

    阴、阳两蹻脉之简称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蹻脉安起安止?”“蹻脉有阴阳……男子数其阳,女子数其阴,当数者为经,不当数者为络也。”意指蹻脉有阴蹻、阳蹻的区别,男子以阳蹻为经,阴蹻为络;女子以阴蹻为经,阳蹻为

  • 开窍通神

    即开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目裹

    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

  • 两商

    少商、商阳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