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诗词古文>刘邺生平

刘邺生平介绍

刘邺(?-881年1月24日?),字汉藩,唐朝宰相,官至礼部尚书、同平章事,黄巢之乱中被杀。刘邺生年不详,润州人氏,父刘三复在李德裕在地方上为官时长期担任其幕僚。唐武宗年间,李德裕成为权相,刘三复在他手下官至刑部侍郎。844年,在李德裕命令下,刘三复上了一封表章,而后故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的妻子裴夫人被处死,其时刘从谏的养子也是亲侄子刘稹正在反叛朝廷。上表不久,刘三复病亡。刘三复去世时,刘邺才五六岁,已能背诗,李德裕出于怜爱,带他回家和诸子一同学习。846年,武宗驾崩,皇叔唐宣宗继位,李德裕失势被贬。刘邺失去靠山,在长江、钱塘江地区游荡,作文养活自己。他的写作才能在当地闻名了。>>查看刘邺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早年经历

  高少逸任陕虢观察使时,邀刘邺来帐下担任团练使。高少逸调任镇国时,刘邺也跟随他。后来,刘邺被召回京城长安为校书郎,供职秘书省。

官拜宰相

  唐宣宗之子唐懿宗咸通(860年 - 874年)年间,在亡父故人刘瞻和高璩推荐下,刘邺任左拾遗。860年,刘邺上表议论李德裕的贡献并讲述了李德裕贬死后家人四散的情况。懿宗追复了李德裕的生前官职和卫国公爵位。刘邺后任翰林学士,又晋为中书舍人、户部侍郎、翰林学士承旨。870年,懿宗因爱女同昌公主病故而处死了御医们,逮捕了他们的家人,时任宰相的刘瞻为御医家属求情,刘邺却不顾举荐之恩,和同昌公主的丈夫韦保衡和宰相路岩一同诬陷刘瞻,刘瞻被贬。

  871年,刘邺又兼任盐铁转运使。同年,他任礼部尚书,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为实质宰相。

遇害

  873年,唐懿宗驾崩,年轻的儿子继位为唐僖宗。874年,刘瞻被召回并再度拜相,刘邺害怕。同年,刘邺请刘瞻来盐铁院赴宴后,刘瞻患病而亡,人们普遍怀疑是被刘邺毒杀的。

  此后,萧仿和崔彦昭成为首席宰相,都不喜欢刘邺。在他们指示下,874年,刘邺被遣出京任淮南节度使。刘邺临行前向僖宗谢恩时,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:“霖雨无功,深愧代天之用;烟霄失路,未知归骨之期。”僖宗听了也感到伤感。876年,王仙芝农民军攻打淮南,刘邺向朝廷求援,僖宗命感化军节度使薛能派数千人相助。随后僖宗又命高骈取代刘邺,召刘邺回长安,又任为凤翔节度使、凤翔尹。刘邺因病辞职,改任左仆射。

  880年,黄巢农民军攻陷长安,自称大齐皇帝。僖宗逃往成都。刘邺来不及随驾,和时任宰相豆卢瑑和崔沆躲在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家。张直方公开投降黄巢,却把很多唐朝官员秘密藏在家中。齐军加紧搜索唐朝官员时,刘邺和豆卢瑑、崔沆趁夜逃跑,但都被抓住。黄巢给他们官职,他们却拒绝了,于是被杀。

家庭成员

刘希,字至颜

刘覃,字致君,校书郎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崇

    石崇(249年—300年),字季伦,小名齐奴。渤海南皮(今河北南皮东北)人。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,西晋时期文学家、大臣、富豪,“金谷二十四友”之一。

  • 范缜

    范缜(约450年—515年),字子真,汉族,南乡舞阴人。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、道家代表人物、杰出的无神论者。入南齐后出仕,历任宁蛮主簿、尚书殿中郎、领军长史,宜都太守。萧衍建立南梁后,任晋安太守、尚书左丞,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,终官中书郎、国子博士。范缜一生坎坷,然而他生性耿直,不怕威胁利诱,其哲学著作《神灭论》,继承和发扬了荀况、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,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。

  • 吕岩

    吕岩,也叫做吕洞宾。唐末、五代著名道士。名喦,号纯阳子,自称回道人。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,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。较早的宋代记载,称他为“关中逸人”或“关右人”,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,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(今属山西芮城)人,或称世传为东平(治在今山东东平)人。

  • 萧萐父

    1924.1-2008.9.17,生于四川成都,祖籍四川井研。中国著名哲学史家,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,1956年受邀回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,是现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(国家重点学科)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,并以此为基地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珞珈中国哲学学派。

  • 孟潼

    孟潼,字宗镇,本山东人,宋信安郡王忠厚五世孙,至元间以茂异举为文学椽,累迁松江府通判,因信安墓在惠山遂家焉。

  • 孔文卿

    生卒年不详平阳(今山西临汾)人。元代杂剧作家。生平事迹不可考。

  • 谢铎

    谢铎(1435年~1510年),明朝时太平县桃溪(今温岭市大溪镇)人,明藏书家、文学家。字鸣治,号方石,祖籍黄岩。天顺八年(1464年)进士,入翰林院为庶吉士,次年授编修。成化三年(1467),谢铎参加编修《英宗实录》,后升侍讲。弘治三年(1490)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。次年辞官回乡,家居十年,先后有数十人举荐。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,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。谢铎72岁告老还乡。谢铎博通经史,文学造诣极深。死后赠“礼部尚书”,谥文肃。

  • 王穉登

    王穉登(1535—1612),即王稚登,字伯谷,号松坛道士,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朝后期文学家、诗人、书法家。王穉登少有才名,长益骏发,名满吴会。嘉靖年间,两度游学京师,客大学士袁炜家。万历二十二年,与陆弼,魏学礼等召修国史。万历四十年(1612年)卒,年七十七。著有《吴社编》、《弈史》、《吴郡丹青志》。擅长书法,善书法,行、草、篆、隶皆精,名作《黄浦夜泊》存世。

  • 储瓘

    字静夫,号柴墟,泰州(今江苏泰州)人。成化二十年(一四八四)进士,正德中为南京吏部左侍郎。谥文懿。书拙而微有笔《名山藏、国朝名贤遗墨跋》

  • 朱承爵

     常州府江阴人,字子儋,号舜城漫士,又号左庵。为文古雅有思致。能画。好藏书,尝以爱妾换宋刻本《汉书》。有《存馀堂诗话》、《灼薪剧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