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诗词古文>邢昉生平

邢昉生平介绍

邢昉(1590年~1653年)字孟贞,一字石湖,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,故自号石臼,人称刑石臼,江苏南京高淳人。明末诸生,复社名士。明亡后弃举子业,居石臼湖滨,家贫,取石臼水酿酒沽之,诗最工五言,著有《宛游草》、《石臼集》。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《渔洋诗话》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,独推邢昉为第—人。>>查看邢昉的诗词古文

生平简介

  生活背景

  曾祖邢符,祖邢尚宾,父邢一淳,科场俱不得意,均不到中年就已夭逝。邢昉十二
岁时就失去父亲,所以邢昉在《拜墓》诗中写道:“高曾以下无中寿,俎豆之间见赤贫。”出生于这样一个五世青衿、地位低微、生活贫贱的知识分子家庭里,对诗人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邢昉好友顾梦游在给他的诗集作的序言中坦言:“生平不慕荣利,不问生产,不屑借交游以博名誉。落穆踽凉,多否少可。性刚卞,一语不合见色拂衣耻为俯仰,故终身无所遇,穷贱以老。

  成长经历

  邢昉9岁能文,16岁能诗,19岁考县学,25岁为增广生,29岁诗集《蕤池草》印行,名振江南。以后却屡试不中,43岁第六次参加乡试,主考官称其文笔太狂,愤而作《太狂篇》,从此绝意仕途。崇祯十年丁丑(1637年),应杨文骢之请赴华亭幕府。崇祯十三年庚辰(1640年),邢昉、方文等人于金陵结社。崇祯十四年辛巳(1641年),方文赴庐州投靠蔡如蘅,邢昉有诗相送。崇祯十六年癸未(1643年),邢昉旅居宣城。崇祯十七年甲申(1644年)八月,母赵孺人逝。居母丧。邢昉晚年,清兵入关,好友杨文骢在抗清的前线牺牲,他赋诗“生前粉绘人争取,死后声名尤冠古。可怜埋骨竟茫茫,四海五洲无寸土。”他的同乡,薛城义士赵士林以书作铠甲,手持长锹与清军搏斗死,他哀曰:“颈血鲜鲜百日中,握拳透爪气如虹。平生陋巷谁知者?死后方同颜鲁公。”清政府多次召其为京官,但他不为所动,甘于贫困潦倒,闭门吟诗著书。卒于1653年(南明永历七年,清顺治十年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谢惠连

    谢惠连(407~433年),南朝宋文学家。祖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,出生于会稽(今浙江绍兴)。他10岁能作文,深得谢灵运的赏识,见其新文,常感慨“张华重生,不能易也。”本州辟主簿,不就。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,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,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,大为时论所非,因此不得仕进。仕宦失意,为谢灵运“四友”之一。

  • 魏元忠

    魏元忠(?-707年),本名真宰,宋州宋城(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)人,唐代著名的政治家,他历仕高宗、武后、中宗三朝,两次出任宰相,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,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,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。武则天晚年时,又受张昌宗、张易之陷害,贬高要尉。中宗复位时任宰相,随波逐流,不再直言。后因牵涉节愍太子起兵反韦后及杀武三思事,贬思州务川尉,行至涪陵而死。年七十余。

  • 周存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代宗大历八年(773)登进士第。事迹见《登科记考》卷一〇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首,《全唐诗外编》及《全唐诗续拾》补收2首。

  • 玄宝

    诗僧。生平、世次无考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,出《唐僧弘秀集》卷一〇。

  • 萧缜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宣宗大中时任望江县令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赵师秀

    赵师秀(1170~1219年)字紫芝,号灵秀,亦称灵芝,又号天乐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南宋诗人。

  • 朱庸

    庸字伯常,四明人。

  • 朱长春

     朱长春(1511-?)字大复,浙江乌程人,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常熟阳信等知县,官刑部主事。著有《朱大复诗集》。

  • 蔡寅斗

    蔡寅斗(1694—1762),字芳三,一字建勺,号九宾,江南江阴人(今江苏江阴)人。清代官吏。乾隆丁卯举人。仕至国子监助教。能诗文。方伯鄂文端檄七郡士会课春风亭,寅斗冠其曹。岁丙辰,荐举宏博,不就。著有《九贤堂稿》。像取自清光绪修《江苏澄江蔡氏宗谱》。

  • 皇甫曾

    皇甫曾(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)字孝常,润州丹阳人,皇甫冉之弟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。天宝十二年(公元七五三年)杨儇榜进士,德宗贞元元年(785)卒。工诗,出王维之门,与兄名望相亚,高仲武称其诗“体制清洁,华不胜文”(《中兴间气集》卷下),时人以比张载、张协、景阳、孟阳。历官侍御史。后坐事贬舒州司马,移阳翟令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,《全唐诗外编》补诗2首,《唐才子传》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