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诗词古文>睢景臣生平

睢景臣生平介绍

睢景臣(约1264~约1330),元代著名散曲、杂剧作家。一作舜臣,字景贤,或作嘉贤,江苏扬州(今扬州市)人。一生著述甚多,著有散曲集《睢景臣词》。元钟嗣成的《录鬼簿》将其列入“名公才人”。杂剧有《莺莺牡丹记》、《千里投人》、《屈原投江》等,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《哨遍·高祖还乡》。>>查看睢景臣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睢景臣(约一二七五~约一三二○)。天一阁本《录鬼簿》云:景臣名舜臣,后字嘉贤。后字景贤,又字嘉宾。江苏扬州人,后来移居杭州。元代钟嗣成在《录鬼簿》中,将其名列在“方今已亡名公才人,余相知者”之列。还“为之作传”。其《传》云:“大德七年(一三○三),公自维扬来杭州,余与之识。”又说其“自幼读书,以水沃面,双眸红赤。不能远视”。然而,“心性聪明,酷爱音律”。由此可以看出一些睢景臣的个性和爱好。联系钟嗣成的吊词“半生才”来看,睢景臣大约只活了五十岁左右,可见应是中年死亡。与钟嗣成也基本是年辈相当,睢景臣可能稍长。

  睢景臣一生,只在书会才人之中生活,未能仕进。全部情感,亦倾之于曲作之中。其《高祖还乡》套数,名动当时。钟嗣成在其《传》中写道:“维扬诸公,俱作《高祖还乡》套数,惟公《哨遍》制作新奇,皆出其下。”其《南吕·一枝花》《题情》:“人间燕子楼,被冷鸳鸯锦。酒空鹦鹉盏,钗折凤凰金。”“亦为工巧,人所不及也”。

  钟嗣成的《凌波曲》吊词写道:“吟髭捻断为诗魔,醉眼慵开为酒酡。半生才便作三闾,些叹番成《薤露歌》,等闲间苍鬓成皤。功名事,岁月过,又待如何?”

  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,将睢景臣列于“古今群英乐府格势”之中,称其词“如凤管秋声”。

  郑振铎评道:“《高祖还乡》,确是奇作。他能够把流氓皇帝刘邦的无赖相,用傍敲侧击的方法曲曲传出。他使刘邦荣归故乡的故事,从一个村庄人眼里和心底说出。村庄人心直嘴快,直把这个故使威风的大皇帝,弄得啼笑皆非。这虽是游戏之作,却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了”(《中国俗文学史》下册)。

  《太平乐府》收有睢玄明散套,或疑景臣与玄明为一人。睢景臣著有《睢景臣词》及杂剧三本:《千里投人》,《莺莺牡丹记》,《屈原投江》,今俱不存。其所传者,唯散曲保存三套,断句四句。但《高祖还乡》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!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南小山

   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。今仅存辞赋《招隐士》1篇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“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”,《招隐士》当是其中仅存的1篇。此篇始见于东汉王逸的《楚辞章句》,题为淮南小山作,然而萧统《文选》则题刘安作。关于文章写作的背景,说法也不一。王逸说是小山之徒“闵伤屈原”之作,王夫之《楚辞通释》说是淮南小山“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”而作,而不少研究者则以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。

  • 卢思道

    卢思道(公元531年-583年)字子行。范阳(今河北涿州)人。年轻时师事“北朝三才”之一邢劭(字子才),以才学重于当时,仕于北齐。齐宣王卒,朝臣各作挽歌10首,择善者用之,思道十得其八,时称“八米卢郎”。北齐末待诏文林馆。北周灭齐后入长安,官至散骑侍郎。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。

  • 宋璟

    宋璟(663年—737年),字广平,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。其祖于北魏、北齐皆为名宦。璟少年博学多才,擅长文学。弱冠中进士,官历上党尉、凤阁舍人、御史台中丞、吏部侍郎、吏部尚书、刑部尚书等职。唐开元十七年(公元729年)拜尚书右丞相。授开府仪同三司,进爵广平郡开国公,经武、中宗、睿宗、殇帝、玄宗五帝,在任52年。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,与姚崇同心协力,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,改变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,史称“开元盛世”。

  • 刘克庄

    刘克庄(1187~1269)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

  • 邵雍

    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生于范阳(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(今河南林县康节村),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、《观物内外篇》、《先天图》、《渔樵问对》、《伊川击壤集》、《梅花诗》等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

  • 钱彦远

    钱彦远(994—1050),字子高,宋钱塘(今杭州)人。吴越王钱倧之孙,钱易长子。北宋宝元元年(1038)进士及第,以殿中丞为御史台推官,通判明州(今宁波),迁太常博士。庆历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,擢为尚书礼部员外郎,知润州。上疏极言时政有中原天灾频仍、西北契丹雄踞虎视、西南蛮獠起事“三方之急”,以期长治久安之计。润州旱灾蝗灾,民缺粮乏食,彦远不顾反对,发放常平仓赈济灾民。召为右司谏,上书陈严赦免、择良吏、增俸以养廉、息土木以省费等事,迁起居舍人,入直集贤院,知谏院。

  • 彭罙

    元广陵人,字仲愈。书无不读,通五经。性行纯,谨言笑。有《仲愈集》。

  • 黄玠

    元庆元定海人,字伯成,号弁山小隐。黄震曾孙。幼励志操,不随世俗,躬行力践,以圣贤自期。隐居教授,孝养双亲。晚年乐吴兴山水,卜居弁山。卒年八十。有《弁山集》、《知非稿》等。

  • 郑大枢

     郑大枢,台湾县人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例贡。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。

  • 左纬

    左纬(?~约1142)字经臣,号委羽居士,黄岩县(今浙江黄岩区)城东永宁山下人。少时以诗文闻名台州。早岁从事举子业,后以为此不足为学,弃去,终身未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