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诗词古文>刘琨生平

刘琨生平介绍

刘琨(271年—318年6月22日),字越石,中山魏昌(今河北无极县)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,晋朝政治家、文学家、音乐家和军事家。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,后累迁至并州刺史。永嘉之乱后,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,抵御前赵。315年,刘琨任司空,都督并、冀、幽三州诸军事。不久并州失陷,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,并与之结为兄弟,后驻军征北小城。318年,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。刘琨善文学,通音律,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刘琨集》9卷,又有《别集》12卷。明人张溥辑为《刘中山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。>>查看刘琨的诗词古文

轶事:一曲胡笳救孤城

刘琨善吹胡笳。公元307年,刘琨出任并州刺史,进驻晋阳城。有一年,数万匈奴士兵将晋阳围困住。刘琨见势不妙,如与敌军硬拼,必然兵败城破,于是一面严密防守,一面修书请求援军。过了七天援军还未到,城内粮草不济、兵士恐慌万状。刘琨登上城楼,俯眺城外敌营,发出一声长啸,冥思苦想对策。忽然他想起“四面楚歌”的故事,于是下令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帐下报到,很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,朝着敌营那边吹起了《胡笳五弄》。他们吹得既哀伤、又凄婉,匈奴兵听了军心骚动。半夜时分,再次吹起这支乐曲,匈奴兵怀念家乡,皆泣泪而回。

铁闻:闻鸡起舞

  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。他与刘琨感情深厚,不仅常常同床而卧,同被而眠,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:建功立业,成为栋梁之才。

  一次,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,他一脚把刘琨踢醒,对他说:“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,我偏不这样想,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?”刘琨欣然同意。剑光飞舞,剑声铿锵。春去冬来,寒来暑往,从不间断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长 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,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,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,又能带兵打胜仗。祖逖被 封为镇西将军,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;刘琨做了都督,兼管并、冀、幽三州的军事,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。

人物生平

早期生活
  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。他的祖父刘迈,曾任相国参军、散骑常侍。父亲刘蕃,官至光禄大夫。刘琨工于诗赋,颇有文名。贾后之侄贾谧权过人主,身旁聚集了一批豪族贵戚出身的文人,互相唱和,号为“二十四友”,而刘琨兄弟也厕身其间。

  西晋元康五年(295年),二十六岁的刘琨出任司隶从事。后又被高密王司马泰辟为掾属,迁任著作郎、太学博士、尚书郎。

八王之乱
  永康元年(300年),赵王司马伦执政,以刘琨为记室督,又改任从事中郎。永宁元年(301年),司马伦称帝,刘琨任太子詹事,辅佐司马荂。齐王司马冏、成都王司马颖、河间王司马颙等诸王共同讨伐司马伦,刘琨被司马伦任命为为冠军将军、假节,与孙会领兵三万抵抗司马颖,结果在黄桥大败而回。司马冏辅政后,刘琨因出身名门,被任命为尚书左丞、司徒左长史。302年(太安元年),司马冏兵败,范阳王司马虓镇守许昌,并推荐刘琨为司马。

  永兴元年(304年),晋惠帝被张方胁迫迁都长安。次年,刘乔攻击司马虓,刘琨援救不及,其父母皆被俘获。306年(光熙元年),刘琨从幽州王浚处求得八百骑兵,击破东平王司马懋,战败刘乔,救出父母,又斩杀司马颖麾下大将石超,收降荥阳守将吕朗。同年,司马越将晋惠帝救回洛阳,刘琨因功被封为广武侯,邑二千户。

出镇并州
  光熙元年(306年)九月,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,派刘琨出任并州刺史、加振威将军、领护匈奴中郎将。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,于307年(元嘉元年)春到达晋阳(今山西太原)。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,已成一座空城。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,发展生产,加强防御。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,成了晋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。

  当时的晋阳南面是强大的匈奴前赵,北面是正在崛起的鲜卑代国,东面是和段部鲜卑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。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,和前赵石勒等大将的战斗互有胜负。

  河南人徐润因通晓音律得到刘琨的重用,但是此人无能而跋扈。奋威将军令狐盛进言要刘琨除去徐润,反被徐润诬杀,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。刘琨吸引了许多志愿抗击匈奴、羯人的志士,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也使不少人离去。

  建兴元年(313年),晋愍帝继位,封刘琨大将军、都督并州诸军事,加散骑常侍、假节。建兴三年(315年),刘琨被晋愍帝封为司空、都督并冀幽诸军事。刘琨辞去司空,接受都督之职。不久,代王拓跋猗卢被其儿子拓跋六修杀死,拓跋普根平定叛乱也因病而死,刘琨在拓跋部作为人质的儿子刘遵同箕澹等率3万余人投奔刘琨。

依附段部
  建兴四年(316年),石勒出兵进攻并州,刘琨不听姬澹劝阻全军尽出,中伏大败,丢失并州,只身投奔幽州刺史、辽西鲜卑左贤王、假抚军大将军段匹磾,并与其结为兄弟。同年,刘曜攻破长安,晋愍帝被俘,西晋灭亡,刘琨令长史温峤向司马睿劝进。司马睿称帝后,加封刘琨为侍中、太尉,其余官衔不变,并赐他名刀一把。

  建武元年(317年),段匹磾以刘琨为大都督,率军讨伐石勒。结果段匹磾堂弟段末杯接受石勒贿赂,不肯进军,刘琨因势弱只得退兵。

含冤而死
  太兴元年(318年),段部鲜卑内斗,段末杯击败段匹磾自任单于,并俘虏了刘琨的儿子刘群。刘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,便给刘琨写密信邀请他共击段匹磾,谁料密信被段匹磾截获。段匹磾虽相信刘琨,但最终还是将刘琨下狱。

  刘琨素有名望,拘押期间,远近之人尽皆愤叹。代郡太守辟闾嵩与刘琨部下将领企图反叛段匹磾救出刘琨,因泄密而失败。东晋权臣王敦派人密告段匹磾,让他杀掉刘琨。刘琨听说王敦来使,便对儿子刘遵说:“处仲(王敦)使来而不我告,是杀我也。死生有命,但恨仇耻不雪,无以下见二亲耳”。

  同年五月初八,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,子侄四人同时遇害。刘琨时年四十八岁。东晋因段匹磾势力强大,还要依靠他讨伐石勒,因此没有吊祭刘琨。刘琨死后,世子刘群、姨甥卢谌、内侄崔悦等投奔辽西段末杯,而部下将佐大都投靠石勒。

  太兴三年(320年),刘琨的从事中郎卢谌、崔悦等上表朝廷为刘琨鸣冤,太子中庶子温峤也上表附议。晋元帝于是追赠刘琨为侍中、太尉,谥曰愍。

事迹

宗亲
祖:刘迈,曾任相国参军、散骑常侍。
父:刘蕃,前赵攻陷并州时被令狐泥所杀。
母:郭氏,郭镇之女,郭槐的堂姐妹,贾南风的堂姨。与刘蕃一同被害。
兄长:刘舆
妻子:崔氏,清河人,温峤、卢谌的姨母。
儿子
  1、刘遵,庶长子,曾在代王拓跋猗卢处为质子。
  2、刘群,世子,后依附段末波,后赵官至中书令。
兄子
  1、刘演,刘舆之子,晋元帝时为都督、后将军,假节。
  2、刘胤
  3、刘挹,曾任东海王司马越的掾属。
  4、刘启,曾任后赵尚书仆射,归国后任前将军,加给事中。
  5、刘述,曾任后赵侍中,归国后任骁骑将军。

姻亲
外曾祖:郭缊,雁门太守。
外祖:郭镇,字季南,郭淮之弟,谒者仆射。
舅舅:郭奕,字泰业,官至尚书。
姐夫:司马荂,赵王司马伦之子。
连襟:1、卢志,卢谌之父。2、温襜,温峤之父。
姨甥:1、卢谌,曾为刘琨主薄。2、温峤,曾为刘琨参军。
内侄:崔悦,曾在刘琨的司空府任从事中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范云

    范云(451~503年),字彦龙,南乡舞阴(今河南泌阳县西北)人,南朝文学家。范缜从弟,子范孝才。

  • 刘遵

    (?—535)南朝梁彭城人,字孝陵。刘孺弟。起家著作郎。为晋安王萧纲记室。梁武帝中大通三年,纲立为皇太子,除中庶子,恩宠为时辈莫及。

  • 昙延

    (516—588)隋僧。蒲州桑泉人。俗姓王。年弱冠听妙法师讲《涅槃》,深悟其旨,遂舍俗服出家,隐太行山百梯寺。后宇文泰深敬之,为之立云居寺。北周武帝建德时以宏义折服陈使周宏正之问难,授为国统。及武帝废佛教,隐于太行山,屏迹人世。入隋,法服执锡至朝廷向帝面申佛家宏理,乃从度僧、建佛寺之请。自此,佛教复兴。寻奉敕住延兴寺,拜平等沙门。著有《涅槃义疏》及《宝性》、《仁王》等疏。

  • 李煜

    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汉族,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铜山区),南唐最后一位国君。李煜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李璟、冯延巳等的影响,语言明快、形象生动、用情真挚,风格鲜明,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

  • 朱希真

    宋人,小字秋娘。建康朱将仕女。年十六,嫁同邑商人徐必用。后必用久客不归,希真作闺怨词,有名于时。

  • 薛蕙

    薛蕙(1489~1539年),明朝大臣。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。年十二能诗。举正德九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谏武宗南巡,受杖夺俸。旋引疾归。起故官,改吏部,历考功郎中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薛蕙再次被起用,任吏部考功司郎中。嘉靖二年(1523年),朝中发生“大礼”之争,薛蕙撰写《为人后解》《为人后辨》等万言书上奏,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,招致皇帝大怒,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。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,不久病死家中,享年五十,被追封为太常少卿。

  • 元宣

    字伯常,元之遗发。

  • 张本

    (1367—1431)明山东东阿人,字致中。洪武中以国子生为江都知县。燕王兵至扬州,迎降,升知府。累进刑部侍郎。宣德初为南京兵部尚书。廉介有执持,时号穷张。尚刻少恕,录汉王高煦党,胁从者多不免。

  • 曾鲁

    (1319—1373)明间江西新淦人,字得之。七岁能默诵五经。既长,博通古今,数千年国体人才、制度沿革无不能言,以文学闻于时。洪武时修《元史》,诏为总裁。授礼部主事。超擢礼部侍郎。命主京畿乡试。五年十二月引疾归,道卒。著《大明集礼》、《守约斋集》等。

  • 张光启

    张光启,字元明,章丘人。明诸生。有《张仲子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