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诗词古文>周起生平

周起生平介绍

周起(970-1028),字万卿,山东邹平人。咸平三年进士第二人,初授将作监丞、齐州通判。曾仕尚书礼部侍郎、枢密副使。终礼部侍郎、知汝州。卒溢安惠。宋朝官员,藏书家。“家藏书至万余卷,与其弟越,皆以能书为世所称,每书辄为人取去。“-------《临川集》>>查看周起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周起,字万卿。他出生时,方形大脸,下颌丰满。他的父亲周意感觉他的面相很特别,有富贵模样,就说:“这个孩子将来必定能够振兴我们周家。”因此,取名周起。周起小时候聪明伶俐,13岁时,担任卫州知州的父亲周意被罢官,周起小小年纪就到京城替父喊冤,终于使父亲官复原职。

  考取进士后,周起担任了将作监丞、齐州通判,因功晋升为著作佐郎、直史馆,再迁户部度支判官。1004年,为抵御辽国的进攻,宋真宗御驾亲征,这次战争的结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澶渊之盟”,周起负责大军的粮草供应事宜。事后,周起任右正言、知制诰,判吏部流内铨。不久,任东京留守判官,判登闻鼓院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宋真宗制造祥瑞,封禅泰山,周起任御史中丞、考制度副使,他关心民众疾苦,所过之处,深入百姓中间探访当地官员的品行以及群众生活状况。宋真宗举行完封禅大典后,各级官员纷纷上书歌颂,唯独周起不以为然,他上书说:“天下事常患恬于安逸,而忽于兢业。愿陛下毋以告成为可恃。”由此,得到宋真宗的表彰,晋升为金部员外郎、判集贤院。

  针对科举考试中出现的舞弊行为。周起向朝廷建议采取“糊名法”,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被正式采用,效果颇佳。宋真宗说:“今岁举人,颇以糊名考校为惧,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。”此法一直被后人沿用。

  宋朝初次设置纠察刑狱司,由周起来负责。他向朝廷提出了每当自己进行判决的时候,允许当事双方同时在厅堂上对质的建议,得到批准。大中祥符二年(1009),周起晋升为枢密院直学士、开封府知府。他断案公正明白,不留任何尾巴。宋真宗曾经亲临周起办公的地点看望他,周起请求说:“陛下到过的正堂,我不能再在这里办公了,请让我搬到西院去。”宋真宗下诏同意,并为大堂取名“继照”。

  大中祥符三年(1010)的一天,周起正在宫中和宋真宗议事,适逢宋仁宗降生。宋真宗很高兴地对周起说:“爱卿知道我今天有喜事吗?应当庆贺我有儿子了。”说完,就到内廷中取去一捧金钱赏赐给周起。随后,周起又随从宋真宗到山西汾阳进行“西封大礼”,任河中知府,永兴军节度使、天雄军节度使等职,所到之处皆雷厉风行,数次得到皇帝的褒奖,三次升迁至右谏议大夫、并州知州,进礼部侍郎。天禧元年(1017年),再升同知枢密院事,天禧四年为枢密副使,进入国家领导层次。

  周起与寇准关系密切。他们曾经一起到同僚家中饮酒,宾客们渐渐散去后,只剩下他们俩大醉,直到后半夜才回家。第二天上朝,两人向宋真宗谢罪,宋真宗笑着说:“天下无事,大臣相与饮酒,何过之有?”

  宋真宗晚年患头疼病,时常糊涂,因此,刘太后干预朝政。奸相丁谓借机攻击寇准,将他排挤出京城,周起也受到牵连,降为户部郎中、青州知州,再降为太常寺少卿、光州知州。1022年,宋仁宗即位后,再任扬州、杭州知州。丁谓被罢相,周起恢复礼部侍郎职位,留守南京,他则上书朝廷,以自己年老多病,恳请担任颖州知州,再转陈州知州,病逝于任上,享年58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贾宗

    贾宗(?―88年),字武孺,南阳冠军(今河南邓县西北)人,东汉初年名将贾复之子,东汉将领,封即墨侯,官至长水校尉。贾宗年轻时有操行,多智谋。贾宗最初担任郎中,后逐渐升任,建初年间担任朔方太守。从前由内地迁到边疆的人,大多贫穷,被当地人奴役,不得做官。贾宗选用其中能胜任职务的,和边地官吏参用,互相监督,来揭发官吏奸私,也有因功劳补任长吏的,所以各人都愿意效命。匈奴人怕他,不敢入塞。召为长水校尉。贾宗兼通儒学,每次宴会受召见,常派他和少府丁鸿等人在汉章帝刘炟跟前讨论。章和二年(88年),贾宗去世,朝廷很惋惜他。

  • 嵇绍

    (253—304)西晋谯郡铚县人,字延祖。嵇康子。山涛以“父子罪不相及”荐于武帝,征为秘书丞。迁给事黄门侍郎,封弋阳子。赵王伦执政,署为侍中。河间王颙、成都王颖讨长沙王乂,绍率众拒之。乂败,废为庶人。后复位。惠帝永安元年,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。颖将石超破之于荡阴,获惠帝。绍以身捍帝,中流矢死,血溅帝衣。后左右欲浣衣,帝曰:“此嵇侍中血,勿浣。”谥忠穆。

  • 王涣之

    王涣之(336年-390年),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,琅琊临沂(今属山东)人,东晋书法家。王涣之自幼学习书法,善行草书。

  • 岳飞

    岳飞(1103—1142),字鹏举,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(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)人,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、战略家、民族英雄,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。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,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,缔造了“连结河朔”之谋,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,夹击金军,以收复失地。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,他的不朽词作《满江红》,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。葬于西湖畔栖霞岭。

  • 郑獬

    郑獬(1022——1072)字毅夫,号云谷,虔化人,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,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,便寄居于此。商籍人安陆,详载宁都州志,少负售才词章豪伟,宋皇祐壬辰科举人,癸巳状元及第,初试国子监谢启曰,李广才气自谓无双。

  • 王若虚

    (1174—1243)金藁城人,字从之,号慵夫。章宗永安二年经义进士。调鄜州录事,历著作佐郎、平凉府判官,累官翰林直学士。金亡北归。论诗文主张辞达理顺,反对险怪雕琢。有《慵夫集》、《滹南遗老集》。

  • 张献翼

    (1534-1604)字幼于,后更名敉,长洲人。张凤翼之弟。嘉靖中国子监生。为人放荡不羁,言行诡异,与兄凤翼、燕翼并有才名,时称“三张。”精于易,其说《易》诸作,皆平正通达,笃实不支,为人所称。献翼著作,有《文起堂集》十卷,《纨绮集》一卷,及《读易纪闻》、《读易韵考》等,均《四总库目》并行于世。

  • 帅机

    帅机(1537-1595),字惟审,号谦斋。江西临川唱凯人。明后期诗人。与汤显祖、邱兆麟、祝徽齐名,被誉为明代临川前四大才子。与邱兆麟、祝徽并称为临川“三大名士”。主要著作有《南北二京赋》、《阳秋馆集》40卷(现存23卷)。其诗题材多样,意境深远,语句清丽,别有韵致。事见《(同治)临川县志》、《江西通志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汤显祖《阳秋馆诗赋选序》、《送帅机》(《汤显祖诗文集》)、《江西诗征》。帅机两子俱有文才,被汤显祖誉为“帅氏二从”。著有《微尘集》行世。

  • 余镗

    余镗,新会人。明神宗万历十年(一五八二)举人,二十三年(一五九五)就清河教谕,迁融县知县,以入觐卒京邸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五。

  • 朱中楣

    朱中楣,字远山,庐陵人。明宗室议汶女,吉水兵部侍郎李元鼎室,礼部尚书振裕母。有《石园随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