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蘇特
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雅苏特氏(259)。
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雅苏特氏(259)。
读音:jiāng jù将巨姓,将巨即将具代之讹也。(见《尚友录》)
读音:ā【音】 今亦音A-(91)。【源】 ①商时伊尹为阿衡(官名,保护教养之官),支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 ②北魏时阿伏干氏、阿伏氏、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(7,12,1
读音:Lóu【源】北魏时改鲜卑一那萎氏为蒌氏(11,12,17,60,70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云: “娄氏,《官氏志》 云:‘那蒌氏改为蒌氏
读音:Zhǐ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淮南(286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新泰(359)、江西萍乡(371)、甘肃永昌(39
读音:Mǐlìwāng独龙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。本家族名,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独龙族》。
读音:Gāntǔ【源】 见《姓解》(9)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Chánglú【源】 长卢,地名(即长芦,故城在今河北沧县),以地为氏(60)。【变】 《庄子》作〔长芦〕(7,60),《渚宫旧事》作〔长庐〕(60)。【人】 长卢子,春秋时楚国人,著书九篇,见
读音:Guōbólè【综】 ①清满洲人姓。满洲正白旗中有郭博罗氏(61,254)、郭贝尔氏(61,72,254)、郭布勒氏(61)、果博勒氏(61)、果本尔氏(259,260),驻防达虎里正白旗中有果
读音:Shèshětí【源】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咄陆部,全称为摄舍提暾啜(428)。以部为姓。
读音:Tǎo/Ta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63)。非“本”,从大从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