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朱
【源】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,行止于陶、自谓陶朱公,见《史记·越世家》(21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史记·越世家》 云: “范蠡归相印,尽散其家财,以分与知交乡党而怀其重宝,间行以去。止于陶,以为此天下之中、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致富矣,于是自谓陶朱公。”陶朱当来自范氏,范蠡其始也。
【源】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,行止于陶、自谓陶朱公,见《史记·越世家》(21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史记·越世家》 云: “范蠡归相印,尽散其家财,以分与知交乡党而怀其重宝,间行以去。止于陶,以为此天下之中、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致富矣,于是自谓陶朱公。”陶朱当来自范氏,范蠡其始也。
读音:Fùsh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图城阿之妻为鄂佳氏(260)。
读音:Shuǎr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Xīyù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wù dì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居(又称康国,故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)九姓,其一曰戊地(17,60,62)。隋唐时对今中亚阿姆、锡尔两河流域九姓政权总称“昭武九姓”。据《新唐书》,九
读音:Yuē【源】 或是由日姓所演变(62)。一说,古时“曰、越、粤”互相通(91)。 【布】上海(91)、台湾高雄(64,68,261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山西之
读音:Wù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援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ò hóu【源】①西羌人姓,见《南凉录》(60,62)。②鲜卑人姓,见《西秦录》(60)。 【人】莫侯悌眷,西秦时梁州刺史(7,12,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Wù罕见姓氏。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īnkèlì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精奇力、精勒、精克勒等,皆“精奇里”之别译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“金”字而为单姓。参见“精奇里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