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七
读音:Éqī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Jiāngjiàng【源】 汉官有将作少府(掌土木建筑之官),改为将作大匠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60)。【变】一作蒋匠(91)。【人】将匠彧,三国时吴中散大夫(6,21)。
读音:Sūbá【源】 鲜卑族姓,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(37,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注云: “鲜卑姓。鲜卑苏拔氏。汉有苏拔廆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Qín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养育兵舍伦秦之妻为秦佳氏(260)。
读音:Kē’ěrbósū/Korbesu【综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科尔伯苏氏(259)。
读音:Jièshu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uán bó【源】 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,是为原伯。原庄公之后有原伯氏(17,60,62)。【人】 原伯贯,周大夫(17)。原伯绞,周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
读音:xiǎn zǐ【源】 汉时陇西羌人姓(12,60)。以部为姓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彡姐〕。《汉书·冯奉传》:永光三年,陇西彡姐旁种反(70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②有改姓彡氏者(60
读音:Qiú仇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出九吾氏。夏朝,九吾氏为诸侯,商代立国号“九”,商朝末年,纣王杀九侯,其族人迁徙各地,后人有加人字旁改为仇姓。二是仇牧之后。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,为被
读音:Āchéng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gōu钩弋之后,或为钩氏。(见《姓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