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iǎo

【源】 汉时酒泉郡有表县(故城在今甘肃高台西),或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浙江萧山(209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台湾台北(6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表贡,明时广东番禺人,弘治中建阳县教谕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河北之获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运城、忻州,福建之邵武,新疆之塔城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张澍语云: “ 《汉书·地理志》表县属酒泉郡。或以地为氏。”(按: 表县,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 “表氏县”,似误。汉代酒泉郡表县,在今甘肃高台县西。)

明代有表贡,建阳教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à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殆昔”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Dòng【源】 冻羌之后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3)。【望】 平阳(17,60),平原(62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桃园、高雄、

  • 读音:shēng【源】 ①春秋时蔡大夫归生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晋吕甥,即瑕吕饴生,亦即阴饴生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9,11,15,60)。【望】 太原(17,60,418)。

  • 忽都

    读音:Hūdù【源】 蒙古人姓。元时改为忽氏(91)。忽都系元时蒙古人名,或以名为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蒙古族姓氏。元代改姓忽。”疑其有误。“忽都或为人名,姓兀罗带氏,

  • 终黎

    读音:zhōng lí秦之先为赢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终黎氏。(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)

  • 读音:Guō【音】 亦音Wō(73)。【源】见《集韵》(86)。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。同 “涡”,又音wō。详见“涡”条。

  • 莫多那

    读音:Mòduōnā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引 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‘代人,后魏中山太守高邑公莫多那·题。’” 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并作“莫那娄”。见该

  • 读音:zhēn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高阳氏之后有修及熙。帝喾使修为玄冥,熙佐之。后世皆以为氏(7,15)。【望】 北地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(19)、辽中(293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北京等地均

  • 读音:Qià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后汉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汉有峭王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