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pú

【源】占城国人姓,见《宋史》。占城国在今越南中部。入居中国者以莆为氏(60,62)。 【布】北京(91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台湾花莲、基隆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灌县、乐山、河南息县、安徽利辛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莆森,明时枝江人,洪熙中雩都县知县(15,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山西之昔阳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西之灌阳、云南之马关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宋史》 注云: “占城国姓。” 占城国地在今越南中部。

五代时有莆诃散; 明代有莆森,枝江人,洪熙中雩都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冬

    读音:A-dōng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阿兒刺

    读音:Ē'èrlà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万户博尔术,姓此氏。”或音ā'érlà

  • 阿克蘇

    读音:E-kèsū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香保之妻为阿克苏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iǎn马韩国渠帅官名有俭侧,后人以官为氏。(见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)

  • 哈也灣

    读音:Hàyěwān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。淡水厅下南庄(即今苗栗南庄乡)之赛夏族有哈也湾姓。后改汉姓为夏(65)。

  • 阿齊岱

    读音:Āqídài【综】 元人姓。奇尔济苏,阿齐岱氏,见《元史·列传》(24,63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元史》云:“《列传》奇尔济苏,阿齐岱氏。”

  • 什恰勒

    读音:Shíqiàl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什恰勒氏(256)。

  • 子桑

    读音:zǐ sā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桑伯子之后,见《论语》(6,12,17,21)。一说,子桑伯即《庄子》中之子桑樗(樗,一作扈,或户)(6,11,12,17)。②春秋时秦国公孙枝,字子桑,其

  • 读音:dài【源】 ①周时代国(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),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7,9,12,60)。②代北姓。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,见《魏书》(242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

  • 读音:Qín秦姓来源有三个。一, 源自嬴姓, 以国名为氏。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, 帝舜赐他姓嬴。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, 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, 并让他恢复嬴姓, 称为秦嬴。秦国后来成为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