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胡古口引

胡古口引

读音:hú gǔ kǒu yǐn

【综】 北魏时有此姓,后改为侯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)。亦作古口引氏、口引氏(27)。


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后魏有此姓,后改为侯氏。”查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民志》 (注):《广韵》、《姓纂》卷六、《姓解》 “胡古口引”作“古口引”; 《姓纂》卷五、《辨证》、《氏族略》 四及五,作“古引”。沈涛 《随笔·五》 以为 “今本误衍一‘胡’ 字。” 《疏证》 以为古“” “” 音通,“氏既改侯,明旧氏必有 ‘胡’ 字无疑。” 《胡姓考》据本书卷九《肃宗纪》 见“胡引祖”,以为此姓“当为 ‘胡引’ 氏”。《官氏志》作“‘胡古口引氏’,盖涉上若口引氏而衍。” (按: 氏既改侯,旧氏必有 “” 字之说,实不尽然。如出连之改毕、是楼之改高、土难之改山、屋引之改房,在读音上原姓与改姓并无关系。诸姓氏书皆无“”字。《广韵》且注明 “古字”“公户切”,岂可一概视为省文或脱字? 疑 《志》 本作“古口引”,当时又别作 “胡口引”,后人旁注 “”字,掺入正文。“古口引”既亦作“胡口引”,亦可省作 “古引” 或 “胡引”,故姓氏书或作 “古引”,而《肃宗纪》 有 “胡引祖”。)

所论颇精,录以备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uó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 《中国姓氏大

  • 諾羅

    读音:Nuòluó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会楞阿河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诺络〕(180,260)。②诺洛明绪,清满洲镶红旗人,同治中历任伊犁参赞大臣、伊犁将军(254)。〔诺

  • 读音:gěng【源】 或为梗阳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【人】 金时史泳之妻为梗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

  • 经孙

    读音:jīng sūn见《姓苑》。光武族父泗水王歙,字经孙,或其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Dǎng【音】 又音Dǎnɡ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支庶之后有党氏(17)。②上党,春秋时晋大夫之采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北),因氏(17)。③鲁大夫采邑。鲁庄公二十四年筑台临党氏,其

  • 朗敦

    读音:Lǎngdūn现行藏族姓氏。本庄园名,即 “朗敦谿卡”。“朗”,汉意为“大象”; “敦”,汉意为前面。朗敦谿卡,即“象山前的庄园”。封赐十三世达赖之父,其后即以 “朗敦”命其家族,以

  • 婆羅

    读音:Pó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称:“《北史》有婆罗·化;《五代史》有婆罗·阿卜珍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鈕瑚特

    读音:Niǔhút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珲春、库雅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钮胡特〕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珲春、库雅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

  • 读音:Chè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畢

    读音:Ābì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比家支(375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,或改从单字姓“蔡”,马边县公安局提供。(按: 疑此即峨边县“阿比”氏之别译。)姑兼收并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