聰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福建长汀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卢氏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福建长汀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卢氏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ō【源】 契丹人姓(15,63)。契丹有窝幹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江西新干有此姓(40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江西之新余、贵州之普安
读音:kōng tóng与“空同”同。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空桐氏。(见《史记·殷本纪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空同”引 《史记·殷本纪》云: “亦作空桐。契为子
读音:Xuēyántuó【源】匈奴姓。匈奴单于贺剌头之后,与薛部杂居,后灭薛,居之,因号薛延陀,姓一利咥,见《唐书》。当以号为姓(60,63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; 或云 “铁勒姓”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Lǎn/Laa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qīn亲,周有亲弗,汉亲肥、亲宋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Chìqiū【综】 代北姓,后改为吕氏(27)。
读音:Àntāntuōtuōlǐ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氏。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五部前锋都元帅阔阔不花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óukēng赫哲族姓氏。乃尤克拉哈拉之别译,又作奇楞哈拉。因 “齐木因河” 而得名,后或改为单姓“尤”,盖取其首音,谐以汉字“尤”而得。
读音:rú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望】河间(15,21)。【布】台湾有此姓(65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“望出河间”。
读音:wěi sháo【源】 周成王分于鲁公有商民六族,其一为尾勺氏,见《左传》(7,12,17,60)。【人】 尾勺携,东汉尚书郎(6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