繇
【源】 咎繇,即皋陶(东夷首领),其后有繇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5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睾、〔〕(17)。【人】 繇延,汉时西郡督邮(21)。繇廉,明正统年贡士,见《蓬莱县志》(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 “西都督邮繇延。” (注): “繇,姓。咎繇之后。” 咎繇,即皋陶,传说为东夷首领,偃姓。
或音yóu。
【源】 咎繇,即皋陶(东夷首领),其后有繇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5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睾、〔〕(17)。【人】 繇延,汉时西郡督邮(21)。繇廉,明正统年贡士,见《蓬莱县志》(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 “西都督邮繇延。” (注): “繇,姓。咎繇之后。” 咎繇,即皋陶,传说为东夷首领,偃姓。
或音yóu。
读音:Yùn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檀姓之讹。山西汾阳(278)、广西钦州(3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、内蒙古之兴和、山西之阳泉及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
读音:shào shì【源】 居于少室者以为氏,如太室之类,见《国语》(60,62)。 【人】 少室周,春秋时赵简子之臣(6,7,9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
读音:sī yǐn【源】 晋末西秦有此姓,见《西秦录》(6,7,12,27,60)。【变】 作〔期引〕(6),误。【人】 斯引乌泥,西秦乞伏述延属下左辅将军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读音:Yōug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后汉书》 收载。“汉有优孤涂奴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zǐ lǚ【源】 春秋时蔡仲之后有子履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蔡公子履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蔡仲后有子履氏。”蔡仲
读音:Guān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黄帝时乐官泠沦氏,亦作伶伦氏,其后有沦、伶、泠、伦四氏,以别支系(12,15,21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康熙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姑顽切,音 ‘鳏’。姓
读音:Dùmàn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亚拉格家、西八个家、罗儿家、曼台等部落中均有杜曼姓。世居甘肃肃南,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杜(198)。
读音:gài【源】 ①周武王封夏禹之裔东楼公于杞,以奉夏后氏之祀,其后有丐氏,见《路史》(60,63)。②满族姓(344)。【布】 河北隆化(344),湖北黄梅(3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读音:wáng sūn出自周王之孙仕诸侯者,别为王孙氏。吴有王孙雒,齐有王孙挥,而顷王之后,王孙贾之子王孙齐谥昭子,皆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王孙,姬姓,周王孙满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Qià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后汉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汉有峭王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