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Wūlisī【综】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乌哩斯氏(259)。
读音:Jiǎngnǐ【源】彝族姓。属阿某斯俄家支(375)。
读音:Yù/Yuh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【变】 一作鬱(7)。
读音:Héshǎi’ěr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(259)。又,清镶黄旗蒙古马甲苏合之妻为和什哈尔氏(260),〔和什哈尔〕似即和色尔之异译。
读音:Gé/Ge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4)。
读音:Jiāp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变】 后或改为家氏(69,91)。【人】 家仆徒,春秋时晋大夫,见《左传》(21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
读音:Wùliánghé/Uriyanghai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兀良合系元时部落,为成吉思汗五世祖敦必乃之属民,以部为氏(57,397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变】 亦译〔兀良罕〕(57)
读音:Xún荀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姓氏为姓。传说荀姓始祖是黄帝的大臣荀始。荀始是个手巧心灵的艺师,专门负责制作官员的官帽,其后代子孙以祖父名字命姓,称荀氏。二是改姓而来,源于
读音:shù lán沭兰,望出任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Nāchē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