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五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ēng

【源】 ①春秋时蔡大夫归生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晋吕甥,即瑕吕饴生,亦即阴饴生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9,11,15,60)。【望】 太原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生临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生用和,明时山东蓬莱人,洪武中由国子生任浙江桐乡知县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较广,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,山东之鱼台、东平、平度,辽宁之清原、建平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姓源韵谱》 注云: “蔡大夫归生之后。”此当以名为氏。②郑樵注“”云: “甥氏,亦作 ‘生’。晋吕甥之后也。即瑕吕饴生,亦作阴饴生,故又为生氏。” 望出太原。

汉代有生临; 明代有生甫申; 又有生用和,桐城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í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神农氏之裔有州、甫、甘、许、戏、露、齐、纪、怡、向、申、吕等国,见《史记》(11,21,60)。当以国为氏。 ②北周怡峰,辽西人,本姓默怡,避难改为怡氏,见《周书》(

  • 读音:Lóng【源】 古无此姓,或系龙加水,或即以泷水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2,63)。山东有孝妇河,亦称泷水。又广东乳源、郁南、新会境内均有泷水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贵州镇远(62,63)

  • 读音:xū【源】 周有戌命之彝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(60)。 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成都(91)、安县(322)、上海(9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

  • 浪訛

    读音:Làng’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朗鄂特〕(24)。【人】 浪讹进忠,西夏时左枢密(24,31)。浪讹元智,西夏时殿前太尉(24,31)。

  • 读音:K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及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亦作〔刋〕(7,9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甘肃之酒泉、新疆之塔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①春秋时楚大夫申犀之后(17,62)。②战国时魏将犀武、犀首之后,因氏(7,9,17,60)。 【望】河南(17,60,418)。 【人】犀希古,明时河南获鹿人,嘉靖中河南孟县主簿(1

  • 韓都里

    读音:Hándūlǐ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张保之妻为韩都里氏(260)。

  • 勒師

    读音:Lèshì景颇族姓氏。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瓦切娃,乃世袭山官之子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鉗甘

    读音:Qiángān【源】 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Kū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